添加日期:2016年12月14日 閱讀:4718
方舟子:
敷“三伏貼”是“荒唐的做法”
據有關報道稱,方舟子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12互動百科用戶大會上表示,敷“三伏貼”是一種“迷信的做法”和“荒唐的做法”。
他對“三伏貼”提出了3點質疑:第*,貼在皮膚上的藥物能不能進入身體?他認為,事實上皮膚對很多種藥物并不能吸收;第二,即使藥物能夠通過皮膚進入身體,是否能夠達到一定的藥物濃度?他分析說,藥物要想起到治病的效果,必須達到一定濃度。在皮膚上貼藥物,人體能夠吸收的量非常小,不可能達到治病所需的藥物濃度;第三,即使達到所需的藥物濃度,是不是能夠在幾個月后的冬天治病?他認為,“三伏貼”希望達到“冬病夏治”的效果,這種說法缺乏說服力,藥物一般只能對身體的現狀起作用,實踐中沒有任何證據證明“三伏貼”到冬天還能發(fā)揮療效。
對此,方舟子的觀點也得到了一些**的認同,甚至有部分從事中醫(yī)的人也承認這里面有點“說不清楚”。但更多的是**們反駁了這種說法。
南京**:
誰說“三伏貼”是通過藥物起作用的?
南京中醫(yī)藥大學第二臨床醫(yī)學院的張樹劍教授,在微博上反駁方舟子的觀點:“方先生經常會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言論,近來又來批評三伏貼了。其依據是藥物一般不會經皮膚吸收,即使能吸收也未必達到濃度,即使能達到濃度也不可能持續(xù)到冬天。誰說三伏貼是通過藥物起作用的?其原理是通過藥物刺激體表,與藥物的關系不大。從這一角度批評三伏貼,真是驢唇不對馬嘴!
三伏貼不是吸收藥物
張樹劍道,,“三伏貼”屬于天灸的范疇。所謂天灸,就是用刺激性的藥物涂在體表,令皮膚發(fā)泡,看上去好像是用艾炷烤灼的灸瘡,故稱天灸。在初伏、中伏、三伏的第*天,用藥物,如斑蝥、白芥子、延胡索、吳茱蓃等,研末用醋調敷在大椎、肺俞、定喘等穴位上,令皮膚發(fā)泡,用以治療哮喘與慢支。每年的三伏,全國各地中醫(yī)院基本上都開展“三伏貼”的項目,診室門口往往排成長隊,也是中醫(yī)院的一大特色!叭N”的本質是刺激穴位,與藥物關系不大,可以在家用生姜泥、蒜泥敷貼也行。冬病夏治是一種治未病的方法,其基本的理論依據是人與自然的和諧。當然對此也不必拘泥,用藥寒熱與否,要看病情的特點!叭N”也未必一定在入伏的第*天,錯過那一天也無妨。“關鍵是方舟子質疑的角度錯了,三伏貼是通過藥物發(fā)熱,刺激穴位,達到防病治病的功效,而不是吸收藥物!
文章來源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mjwave.cn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系郵箱:2817276005@qq.com。